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治疗湿疹 >> 治疗湿疹的土方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亲子故事为小宝治疗湿疹所想到未

来源:治疗湿疹 时间:2018-1-26

最近四个月大的儿子脸上起了湿疹,用了各种药不见好转,孩子脸上鲜红鲜红的奇痒无比,他自己都挠破了小脸,一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,家人也吃不好睡不好,跟湿疹抗争了一个月后,孩子的脸终于开始好转。在安慰家人过程中,我总结了两个思路:

一,湿疹没有确切的病因,不用自责和怀疑,一定会好起来,这是自然规律;

二,担忧是人之常情,但不能过度,过度了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反而不好,顺便给他们讲了如下故事。

王阳明曾说,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我们心中的贼有七情六欲(七种情感: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;六种欲望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。

在七情中,我们最容易犯的就是哀伤忧愁。因为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。面对不如意时,很少有人能保持平衡的心态。《传习录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,是王阳明为哀伤忧愁开出的药方。

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一天收到一封家信,信上说,他的儿子病危。由于鞭长莫及,所以陆澄很哀愁。

王阳明发现了这一情况,问明原因后,问陆澄:“你这样忧愁,对你儿子的病有什么帮助吗?”

陆澄惨然一笑:“当然没有帮助。”

王阳明于是说:“那你应该快乐一点。”

陆澄几乎要跳起来,儿子病危,不哭也就罢了,居然还叫我快乐,这不是狼心狗肺吗?

王阳明看出了陆澄的心理,说:“我经常要你们在事上练心,这正是个好机会,你如果错过这样的机会,平时把心学思想说得头头是道只能算穷嚼烂谷子!”

陆澄愕然,问:“那我此时该如何练心?”

王阳明就讲解道:“父亲爱儿子,这是良知的意思,良知认为对的就是天理。不过‘天理’之所以称为‘天理’就是因为它有个中和处,一旦过了就是私心,就不符合天理了。”

陆澄说:“我的良知就是要求我现在应该哀伤啊,我觉得我没有‘过’。”

王阳明笑笑:“你和很多人的认识是一样的,以为面对不幸时就应该忧愁哀伤,而且还认为这就是良知的意思。可你不知道,此时你的良知已被你过分的情感所遮蔽,没有完全展现,所以它的意思可能是错的。一般而言,人们在七种情感中表露‘过’的多,‘不及’的少。我刚才要你快乐,这不是真话,如果你真的快乐,那就是‘不及’,同样不符合‘天理’,可你太‘过’就更不好了。《孝经》上说:‘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’,‘本性’就是天理。”

陆澄恍然:“其实只是要掌握个度。”

王阳明点头。

陆澄问:“这个度该如何掌握呢?”

王阳明想了一下,然后说:“理论上我已经解释得很清楚,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感悟。

有一个掌握度的方法是这样的,哀伤忧愁是心理的病痛,如果它不能影响到你的健康,那就是掌握了度。人不能因为哀伤忧愁而病倒。当然,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,所以这个度的把握也不同。”

陆澄懊恼道:“人为什么要有七情啊,做个无情的人该多好,就不必因遇到不幸的事而哀伤忧愁了。”

王阳明正色道:“话可不是这样说。那群朱熹门徒就是你这种心态,希望能把七情从我们的心灵中驱赶出去。可是,七情是人心与生俱来的,所以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。只是你应该用你的良知来清醒地认识它们,不要被它们控制。

《中庸》中提到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“,我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不会影响到的我们对事物的观点,这种状态叫做“中”;表达对某事物的观点及情绪时采用恰当的方式,既不能不足,也不能过度,这种境界叫做“和”。“中”是天下的根本所在,“和”是最普遍通行的准则。达到“中和”的境界,天地就秩序秩序井然了,万物就生长发育了。

七情只是浮云不是太阳,如果在浮云上较真,岂不是自找不痛快。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
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365skill.com/zlsztf/16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