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已经过去一个星期,眼看着就要入伏。俗话说,三伏不补,一年受苦。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应该怎么补,一通操作下来,没补成不说,还伤了孩子脾胃。
其实在中医看来,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,也是“冬病夏治”的最佳时机。
如果你家孩子有鼻炎、腺样体肥大、脾胃虚弱、咳嗽、反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,可一定要抓住机会。
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,所以补起来也稍有不同,下面我就分享4款汤,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,给安排上。
积食的孩子山楂谷芽蜂蜜茶材料:山楂、谷芽、蜂蜜
做法:山楂谷芽用水煮30分钟左右,加适量蜂蜜调味即可。
积食是脾胃“最大的杀手之一”,要想孩子不生病,三伏进补的第一步就是消灭积食,健脾开胃。
这个方子里山楂和谷芽都是具有消食的作用,同时还兼具健脾开胃的效果,可以说是一举两得;
蜂蜜能滋养脾胃,味道甘甜,很受孩子喜欢,而且蜂蜜还有润肠通便的效果,比较适合积食,大便干燥难排的孩子。
清热生津玉竹麦冬汤材料:玉竹、麦冬、沙参、甘草、猪瘦肉
做法:猪瘦肉焯水洗净,然后把所有食材下锅,水适量就行,小火煮1个小时。
阴虚有热的孩子三伏多吃一吃这个食疗方,能养养阴,改善爱上火、大便干燥、口干、皮肤干、烦躁、睡不安等问题。
这个方子里玉竹、麦冬、沙参、猪瘦肉,全部都是滋阴的食材,能润肺清心、生津止渴,只有甘草是补脾益气的食材,在这里主要是调和药性。
健脾祛湿茯苓薏米红豆粥材料:茯苓、薏米、红豆、大米
做法:薏米和红豆比较难煮,建议先用清水泡1个小时,然后把所有食材放一块煮即可。
夏天没精神、吃不下饭的孩子,多是湿气重,特别是三伏天的时候,湿气在身体里容易化热生痰,会引起湿疹、咳嗽、鼻炎等问题,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吃这个食疗方。
这个方子里最重要的就是茯苓,是健脾运湿常用的一味中药;
薏米和红豆都具有健脾的作用,而且薏米能祛湿止泻,红豆能清热除烦;
这几个食材,性质都很平和,很适合孩子吃。
健脾益肺黄芪山药红枣粥材料:黄芪、山药、红枣、大米
做法:黄芪比较难煮,建议提前浸泡一个小时,红枣去核,然后把所有食材放锅里煮粥即可。
脾肺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,脾肺一虚,孩子就容易生病,这个方子里黄芪咱们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,能补脾肺之气;
山药可以平补脾肺,红枣也能健脾益气,三者搭配起来补益脾肺精气,提高孩子抵抗力,如果孩子平时爱生病、咳嗽、鼻炎的孩子可以多吃一吃!
上面这四个食疗方都挺不错,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,选择性的的给孩子吃一吃。
要注意的是,这些方子适合三岁以上的孩子,如果孩子正在感冒、发烧,也不要给他用,可以在病好之后再吃。
我一向认为,孩子能食疗就不要开方,但食疗的效果毕竟有限,代替不了治疗,要是孩子情况比较严重,家长还是要找医生辨证开药。
我的门诊案例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个鼻炎的案例,希望家长能少走几步弯路,孩子少受点罪。
之前有一个8岁的孩子,鼻炎有3年了,家长带着他找到了我。
我当时就很纳闷,鼻炎不是那种很难发现的病,为啥家长现在才想着治呢?
家长说,孩子刚开始鼻炎不算严重,他们觉得孩子就是抵抗力差了点,加强一下身体锻炼,弄点食疗方吃一吃就能好。
可谁知道,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,现在不光鼻炎,还经常感冒,个子也好久没长了,这才着急起来。
我仔细看了看这孩子,很没精神,脸色发白,小手冰凉,摸他脉搏也是虚弱无力,舌头颜色淡,舌苔薄。从家长那得知,孩子胃口差,一顿也就半碗饭,还经常拉肚子。
我的辩证开方综合孩子的情况,我判断他是比较典型的脾胃虚寒引发的鼻炎反复。
于是我开方:党参、白术、桂枝、山药、茯苓、防风、苍耳子等。
这个方子,党参能补脾肺之气,白术可以健脾益气,它俩经常被放一起用,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来达到补中益气的目的;
山药和茯苓这俩兄弟,前面的食疗方里已经说过了,可以健脾祛湿;
桂枝和防风这对组合,桂枝是发散解表的药,可以改善脾胃虚寒,而防风顾名思义,是防风寒湿等外邪的,他俩里应外合,能让孩子少生病。
苍耳子有通鼻窍,祛风湿的作用,是我用来针对鼻炎的……
各种情况都兼顾到了,所以孩子好得特别快,这个鼻炎的孩子,我给调理了三个多月,他鼻炎的问题彻底消失,胃口也好了,能吃能睡的,还长高了3厘米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365skill.com/zlszff/110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