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网1月31日讯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,医院被定为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院,作为护理部主任的戚艳,戚艳舍小家为大家,带领全院护理人员积极奋战在抗击一线。信网(—)了解到,青岛医院护理部主任戚艳年曾经进入非典病房救治患者,年参与过甲流患者救治,是一名抗击疫情的老兵了。(来源:青岛医院)自1月16日起,医院开始部署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,积极准备应对疫情。19日开始,医院进入了全员战备状态。戚艳介绍说:“自年抗击非典疫情后,作为青岛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,我院对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常抓不懈,医院应急病房定期维护,3支应急梯队66名医护人员常年培训、演练,随时准备接收患者。这次疫情爆发后,医院迅速行动,各个部门、梯队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,各项准备忙而不乱。”作为救治专家组和疫情防控组成员,需要戚艳牵头完成的事情很多。从应急预案的制定、应急病房的清洁检修、医疗物资储备到护理人员的紧急调动,戚艳统筹协调,亲力亲为。随着疫情的发展,医院的工作越发忙碌起来,戚艳每天平均要工作13个小时以上。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夏良绪和戚艳是“夫妻档”,疫情打响后他俩并肩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家里的上小学的孩子无人照顾只能自己做饭。就在戚艳忙碌之时,意外突然降临,她的父亲春节前猝然离世,作为家里的长女,她强忍悲痛料理完父亲的后事,于第三天下午就返回工作岗位。她说:“医院工作非常忙碌,返回工作岗位也是职责所在,家人都很理解。”她把难过埋在心底,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。“现在进入应急病房的第一梯队成员年龄都在三四十岁左右,是医院的中间力量,很多医护人员家里的孩子都很小,都是上有老下有小,都有亲情牵挂,医院需要的时候谁都没有含糊。隔离病房外的工作人员,就像医教科马广仁胸五科、林梅夫妻俩的孩子得重症肺炎住了8天院,他们俩也没有因此没有耽误工作。”戚艳如是说。做一名有着30年护龄的“老”护士,戚艳印象最深的还是年抗击非典的经历。年的5月10日,戚艳作为第三梯队护士长进驻非典隔离病房。当时,我市唯一非典疑似患者钱某正处在病情最危重的时刻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病情变化快,危险也时刻威胁着医护人员。作为护士长,她把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,所有具有危险性的操作,她总是抢在前、干在先。在她的带领下,第三梯队圆满完成非典这一重要的护理工作。为了让其他姐妹们能多休息一会儿,她将闹钟放在了自己的枕头底下,挨个叫醒值班的护士,在非典病房的半个月内,戚艳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,体重整整下降了10多斤。“和非典相比,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方式要快速地多了,防护措施也要好得多,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人民健康保卫战,大家也要有信心,困难只是暂时的。”当问起戚艳“如果疫情结束,你最想做什么的时候”,戚艳笑了,随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:“医护人员现在确实很辛苦,应急病房里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忍受着憋气和闷热工作确实很辛苦,经常五六个小时喝不上一口水,体力消耗非常大,有人起了湿疹特别痒也只能忍耐。应急病房外,其他临床科室、后勤保障部门以及院领导都天天加班,每个人都不容易,更不用说武汉、黄冈的同行、老百姓了,等到疫情结束,我们就想好好休息休息,彻底放松一下。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戚艳只是抗击疫情战线中的一员。疫情危急时刻,总有一批批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站出来,扛起所有人的希望和生机。信网记者丛黎通讯员赵洁[来源:信网编辑:芃芃]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365skill.com/zlsztf/97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