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,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,守护健康呼吸。
这个主题寓意着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,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---肺结核,也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,防治工作时不我待!我们呼吁大家继续团结一心、共同携手,积极为消灭新冠肺炎疫情、遏制结核病流行而不懈努力,并为消除这两种传染病的危害、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。
什么是肺结核?
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属于细菌感染。可以感染人体除毛发、牙齿、指甲、趾甲以外的所有组织和器官,但主要侵犯肺部,因此肺结核最为常见,占比80%以上。肺结核有别于类似新冠肺炎等急性传染病,其潜伏期长、甚至终身潜伏,肺结核潜伏期一般认为没有传染性。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时通常没有任何症状,但当免疫力下降后随时可能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。
主要症状: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为主要症状,有些患者伴咯血、午后低热、盗汗、乏力、消瘦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。
传播途径:主要为空气传播,肺结核患者通过吐痰、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传播给他人。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,肺结核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、免疫低下的人群(儿童、老人、接受生物制剂/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、HIV/AIDS人群、糖尿病患者)、尘肺患者、其他特殊人群。
预防:结核病分枝杆菌不怕酸、碱和干燥环境,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-8个月,但怕湿热、怕酒精,而且还怕紫外线。
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?
第一:接种疫苗,在新生儿时期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。
第二: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不随地吐痰,打喷嚏、咳嗽时用手肘或手帕捂住口鼻,勤洗手,加强开窗通风。
第三:当要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,医院、结核科门诊时,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。
第四:增强免疫力加强锻炼、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,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。
第五:出现咳嗽、咳痰超过2周等可疑症状,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,诊断为肺结核病后积极配合治疗,患者用品及时消毒清洗。
“知识是最好的预防疫苗”,认真学习预防、保健知识,掌握科学的防病方法,并且不断增强自我保健知识,远离疾病,健康快乐每一天。
供稿/学生处
编辑/张萌萌
责编/杜竟菁
审核/郁昱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365skill.com/zlsztf/55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