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夏天,人们往往会想起蝉鸣树影、点点流萤这样的美好意象。然而在儿科医生眼中,夏天却是婴儿湿疹的高发季节,婴儿因瘙痒而发出的哭闹声往往构成了夏日门诊的“背景音”。
婴儿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、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。其好发于小婴儿,多发生于生后1-3个月,1岁半以后大多逐渐自愈,部分患儿延至儿童期,其中一部分发展为特应性皮炎。反复发作的皮肤损害、痛痒和继发感染将严重损害婴儿的生活质量。
湿疹,这个绕不过去的小麻烦,
看着也有点儿头疼,总体来说,还算是对付,
对这类“小坏”的小麻烦,我们的建议是,细致和耐心。
湿疹,其实是一种过敏性皮炎,
怎么判断呢?妈妈们用手指触碰宝宝干燥皮肤时,摸到一些黄白色的小疙瘩,嗯,那就是湿疹啦,
也就是干燥、白色或红色的鳞片状肿块,又数冬天最容易出现。
当湿疹缠上宝宝,麻麻们就出动了:
给宝宝洗澡时,水温别太高,温水即可;
泡泡浴的温馨场面......想想就行了,还是用低敏沐浴液,或无香味的保湿香皂吧;
洗完用毛巾轻拍皮肤,避免摩擦。
家里的湿度保持在40%左右,加湿器和湿度计,都用起来。
然后,宝宝的东西,全棉到底——全棉的床单、棉被、衣服、枕头……
新衣服?穿之前先洗洗,用温和、不褪色、无香味的洗涤剂,别用柔顺剂;
还有哦,宝宝一旦出汗,爸爸马上去把他汗水擦干吧。
然后,就努力把宝宝的那些过敏原揪出来,
一般来说,这6种,是最常见的过敏原——乳制品、鱼、鸡蛋、大豆、花生、小麦制品,
揪出来后呢?
在2-3周内暂停这些食物,看宝宝的湿疹有没有好一点。
婴儿湿疹发生率和妈妈有关?
儿妇医生应该为年轻妈妈普及一些基本的防治知识,例如如何防止孕期抗生素的使用、孕期过敏原的暴露等,生后如何合理地护理、喂养婴儿,从而降低湿疹的发生率。
哪些外界因素伤害了宝宝?
虽然孕期基础已经打下不可重来,但是出生后的外界因素是可以避免的,而诸多因素可以导致婴儿湿疹发病率的上升。
食入性变应原在婴儿湿疹的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:生后4个月内添加不同种类的辅食,湿疹发生的危险性较未添加者高1.6倍,且慢性复发性湿疹的危险性增高。故生后应提倡母乳喂养,坚持纯母乳喂养达4-6个月,不能母乳喂养者应添加水解蛋白配方奶粉,4个月内不添加任何种类辅食。
吸入性变应原的作用尚不明确,但有研究显示,婴儿湿疹患儿中粉尘、花粉等空气变应原的接触率低。经常低剂量地接触粉尘、花粉等空气变应原有可能会诱导免疫耐受,从而降低婴儿湿疹的发病率。
护肤品及洗涤用品的选择可能与婴儿湿疹的发病有关,在婴儿家庭的日常护理中应该给予 另外,婴儿湿疹患儿接种疫苗后出现皮疹反应比率增加,可能和疫苗接种后改变机体细胞因子的分泌状态,影响Th1/Th2平衡状态有关。因此,婴儿接种疫苗后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注意观察,看是否有加重或诱发婴儿湿疹的可能,并做好预防。
如何对婴儿湿疹进行防治?
因婴儿湿疹多数是由食物过敏引起,防治湿疹一方面是要减少过敏原暴露,另一方面还要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耐受,于是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引发了人们更多的 益生菌可令IL-4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水平显着降低,IFNγ/IL-4比值升高,改变湿疹患儿Th1/Th2平衡状态。研究显示,母亲怀孕后期和(或)产后预防性服用益生菌,婴幼儿湿疹发生率可降低近78%。
婴儿湿疹患儿体内梭状杆菌含量明显增高,双歧杆菌含量明显减低,而正常儿童肠道菌群以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主,所以应选用主要含该两种菌种的益生菌制剂,如培菲康散剂(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)。除菌种的选用(双歧杆菌、嗜酸乳杆菌、粪肠球菌)较为合适之外,散剂的形式也方便婴儿的服用,防止患儿吞咽时发生气道阻塞,同时兼顾了婴儿的健康与安全。
赞赏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365skill.com/rhzlsz/1691.html